当前位置:首页 >焦点 >A股减持乱象对市场造成恶劣影响 监管利剑已然出鞘 对市对市场造成恶劣影响

A股减持乱象对市场造成恶劣影响 监管利剑已然出鞘 对市对市场造成恶劣影响

2025-05-12 02:32:43 [百科] 来源:智汇星球

  个别上市公司重要股东罔顾宏观环境和市场规则,股管利频繁、减持剑已超限、乱象劣影花样减持股份,对市对市场造成恶劣影响,场造成恶已引起监管层高度关注。响监有分析人士表示,然出健康的股管利资本市场离不开良好的市场生态,无序减持不利于保障中小投资者利益,减持剑已会对市场生态造成严重伤害。乱象劣影在中国资本市场进入“严监管时代”的对市大背景下,一系列有利于市场生态重塑、场造成恶保护市场投融资功能的响监措施有望陆续出台,引导资本市场回归“初心”,然出真正为实体经济注入活力。股管利

  无序减持“慌不择路”

  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初至今,已有285家上市公司总计被减持751次,合计减持金额约为243.05亿元。其中,部分上市公司的重要股东无视监管规则,违规减持频现。

  最为恶劣的案例当属山东墨龙。经查,该公司实际控制人张恩荣自2014年9月26日至2017年1月13日累计减持公司股份4390万股,占总股本的5.502%。期间,在减持比例达到5%时,张恩荣并未公告并停止买卖。更为令市场和监管层震惊的是,张恩荣的巨量违规减持发生在公司披露业绩“崩塌式变脸”之前,其因涉嫌违反证券法律法规已被立案调查。

  山东墨龙绝非个案。就在2月14日,深交所又向步步高股东钟永利下发了监管函,对其违规行为给予提醒。据披露,作为持有步步高超5%股份的二股东,钟永利于2016年10月31日减持了公司90340股股票,减持比例为0.0116%,而此前其并未披露减持计划。

  类似的还有联发股份。根据交易所监管函,港鸿投资作为持股5%以上股东,违规减持了联发股份7.18万股股票,同样没有按照要求预披露减持计划。

  如果说上述公司股东的违规减持是“慌不择路”,那么,另有一些公司股东的“清仓式”减持计划流露出的则是一种“决绝”,其对市场信心的打击更加沉重。如,共达电声2月15日公告称,公司二股东宫俊在持股仅仅一年多之后,计划减持其所持全部公司股份,总计1800万股。

  在自2016年下半年以来出现的“清仓式”减持大潮中,曾经与上市公司并肩奋战的创投机构离场态度明显。如,2月8日,海顺新材公告称,其三股东兴创投资计划减持369万股公司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6.9127%。事实上,兴创投资在2月6日方有369.5万股解禁,几乎是解禁即清仓。

  花样减持“套路太深”

  减持本无可厚非,但个别公司股东为了能“卖个好价”,甚至直接利用与上市公司的“亲密关系”,控制利好或利空消息的发布,为套现离场打掩护。

  吉艾科技便属典型案例。1月25日,公司发布2016年度业绩预告,高达5.25亿至5.3亿元的预亏额令投资者大吃一惊,而公司三季报披露的前三季度归属母公司股东的亏损额只有1614.59万元,而且并未按照惯例对全年业绩进行预告。

  与此同时,吉艾科技的大股东却没闲着。2016年8月、9月,彼时公司第一大股东、实际控制人黄文帜拟通过大宗交易在六个月内减持520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11.97%,并拟将剩余股份全部转让给一致行动人高怀雪。

  与吉艾科技相比,金亚科技股东的“套路”则更加隐蔽,直接将减持计划内嵌在重组方案之中。根据方案,金亚科技拟斥资6亿元购买卓影科技100%股权,除支付现金3.63亿元外,剩余2.37亿元对价将由股东王仕荣向公司提供无息借款,而该笔对价款项由交易对方受让王仕荣持有的金亚科技价值2.37亿元股票的形式完成。王仕荣持有金亚科技5.38%的股权,为持股5%以上的股东,其行为已涉嫌违规。对此,交易所已下发问询函。

  事实上,梳理减持“套路”,出现频率最高的当属简单粗暴的高送转。经查,在发布2016年度高送转方案的公司中,赢时胜、云意电气、和邦生物、中能电气等公司均发布了大股东减持的相关公告。

  东方通则是最新的案例。2月12日晚间,公司披露了“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1.8元,同时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30股”的高送转方案;而一个月前,公司解禁股刚刚上市流通。就在“高送转”方案披露的近一周前,持股3.43%的公司监事会主席朱律玮披露了其为期半年的减持计划。

  监管利剑已然出鞘

  “大股东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基于其身份的特殊性,导致其证券转让行为的影响力远远大于中小股东。因此,监管层对于相关股东减持动作的关注度也愈加提高。”有分析人士表示,目前对于“高送转”、“重组嵌入减持”等问题,相关监管机构几乎第一时间予以关注,并发函要求公司做详细信息披露。

  不仅如此,对于明显违规减持的行为,监管机构则是直接出击,认定违法事实、严厉惩处,并及时给予公开披露。

  2月6日,上交所发布对中毅达及有关责任人予以公开谴责并市场禁入的决定。根据上交所的纪律处分决定,中毅达的“三宗罪”主要体现为虚构收入、业绩重大变化信披不及时以及未及时披露重组标的资产被司法冻结的重要信息。其中,中毅达在1月22日即已向公司全体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通报2015年度预亏776.53万元的情形下,直至1月30日才向市场披露该消息。而就在此期间,公司股东西藏一乙、西藏钱锋分别在市场上抛售了数千万股。

  有市场人士认为,减持本是常态,但为了追求更高的收益,而不顾市场底线,利用消息、资源优势拉升股价,与资本市场本义背道而驰,也是监管机构严厉打击的对象。

  值得注意的是,监管层已明确“依法监管、全面监管、从严监管”的监管理念。今年将深化依法全面从严监管,维护市场秩序,继续提升监管能力。持续打击资本市场违法违规行为,稽查执法力度只能加强,不能弱化。

  有市场人士表示,市场发展方向和监管理念已经明晰,下一步针对“减持乱象”或将出台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以引导市场主体有序参与,营造良好市场生态。

标签:A股|减持责任编辑:陈子汉 陈子汉

(责任编辑:综合)

    推荐文章
    • 新增设家装版块 中国消费者协会“查验宝”升级改名

      新增设家装版块 中国消费者协会“查验宝”升级改名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任震宇)《中国消费者报》记者3月24日获悉,中国消费者协会“企业售后服务电话查验宝”升级更名为“企业服务联系方式查验宝”简称仍为“查验宝”)。随着名称调整,“查验宝”的服务范围也 ...[详细]
    • 江西:多举措保障“五一”期间食品安全

      江西:多举措保障“五一”期间食品安全中国消费者报南昌讯宗祎欣记者朱海)4月28日,记者从江西省市场监管局获悉,江西省各级市场监管部门采取切实措施,守护“五一”假期期间食品经营安全。据了解,该局切实抓好“两个责任”落实,充分发挥食品经营安 ...[详细]
    • 消费警示:提防家电售后服务三大问题

      消费警示:提防家电售后服务三大问题中国消费者报福州讯记者张文章)家用电器让群众生活越来越方便,各个家电品牌都爱在售后服务上做文章吸引消费者。福建省龙岩市市场监管局根据投诉热线的记录,发现家用电器的维修及售后服务在消费类的投诉中占有很大 ...[详细]
    • 广东推出28条政策措施 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

      广东推出28条政策措施 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中国消费者报广州讯陈晓莹记者李青山)4月12日,记者从广东省市场监管局获悉,该局充分发挥市场监管职能,制定并印发《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服务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聚焦八大方面制定28条政策 ...[详细]
    • “毗邻区赋能高质量发展”集中采访活动举办_

      “毗邻区赋能高质量发展”集中采访活动举办_滁州网讯全媒体记者李文刚)5月7日至8日,由市委宣传部主办的“毗邻区赋能高质量发展”集中采访活动成功举行,来自人民网、新华网、央广网,以及安徽日报、安徽电视台、江苏经济报、南京 ...[详细]
    • 推品牌促升级 让茶叶成色越来越足

      推品牌促升级 让茶叶成色越来越足中国消费者报杭州讯记者施本允)径山茶始盛于唐宋,历经千余年仍享誉不衰,是名副其实的浙江杭州“金叶子”。但在发展中,径山茶商也面临生产周期短、受众小、销路有限等困难。对此,浙江省 ...[详细]
    • 2022年江西省净增市场主体超80万户

      2022年江西省净增市场主体超80万户中国消费者报南昌讯孙浩记者朱海)3月1日,记者从江西省市场监管局获悉,2022年,江西省市场监管系统把深入开展信用提升行动作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抓手,积极探索创新,构建信用监管长效机制,助力 ...[详细]
    • 河南发布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典型案例

      河南发布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典型案例中国消费者报郑州讯记者耿记安)4月26日是第23个世界知识产权日,河南省市场监管局省知识产权局)发布2022年度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典型案例10起,涉及商标行政保护案例4起、专利行政保护案例4起、地理标志 ...[详细]
    • 珲春:按下项目建设“加速键” 奏响高质量发展“奋进曲”

      珲春:按下项目建设“加速键” 奏响高质量发展“奋进曲”春和景明,万物竞发。连日来,珲春市重大工程接连开复工、重点项目加速推进、生产车间高效运转……踩着春天的鼓点,珲春市处处跳动着加快发展的强劲脉搏,奏响高质量发展“奋进曲”。点击此链接下载原视频近日,记者 ...[详细]
    • 未遵守GSP 中恒永药业被责令停业整顿

      未遵守GSP 中恒永药业被责令停业整顿中国消费者报福州讯记者张文章)4月18日,福建省药监局发布一则行政处罚信息,福建中恒永药业有限公司因涉嫌未遵守GS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经营药品,被责令停业整顿30天,罚款155万元。经查,福建 ...[详细]
    热点阅读